郑晓慧盯着办公桌上的饭盒,突然觉得这玩意儿像个烫手山芋。
三天前她还信誓旦旦要当个养生达人,现在看着这个塑料盒子只觉得脑壳疼。
这届年轻人带饭上班的热潮,在她这儿算是彻底翻车了。
那天早上六点半的闹钟响得特别刺耳。
郑晓慧一个激灵从床上弹起来,睡眼惺忪地摸进厨房。
菜刀在案板上哒哒作响,油烟机轰隆隆地转着,她边打哈欠边往锅里倒油。
"老娘今天非要做出个满汉全席不可!"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。第一天的饭盒确实像模像样:莴笋炒肉丝嫩得能掐出水,麻婆豆腐红亮亮的冒着香气,煎蛋的蛋黄还是溏心的。同事凑过来看的时候,她得意得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。
好景不长。第二天早上闹钟响的时候,郑晓慧差点把手机扔出去。昨晚追剧到凌晨两点,现在眼睛都睁不开。她迷迷糊糊地把昨天的剩菜倒进饭盒,又随便煎了块猪排。"将就吃吧,反正毒不死人。"她这么安慰自己。中午吃饭时发现剩菜居然比现做的还香,这个发现让她既惊喜又心酸。吃到一半突然发现菜心有点发黄,猪排也凉了,心里那点小得意顿时烟消云散。
第三天简直就是灾难现场。郑晓慧顶着两个黑眼圈站在厨房里,看着冰箱里的食材直发愁。"这日子没法过了!"她给老妈打电话诉苦,结果被数落了一通。最后随便炒了个肉丝榨菜,又煮了把菜心,连煎蛋都懒得做了。同事问她今天怎么吃得这么素,她有气无力地回了句:"活着就好。"
转折来得猝不及防。第四天郑晓慧直接睡过了头,连饭盒都没来得及装。正当她对着空荡荡的办公桌发愁时,同事一把拽住她:"走啊,楼下新开了家冒菜!"热腾腾的毛肚在红油里翻滚,肥牛片裹满了香辣的汤汁,蒜苗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。她夹起一筷子送进嘴里,眼睛顿时亮了起来:"这也太得劲了吧!"
从那天起,郑晓慧彻底放飞自我。公司楼下的美食街成了她的新战场:兰州拉面里大块的牛肉实在得很,淋上辣椒油香得让人直流口水;温州炒粉干里的虾仁和鸡蛋多得吓人,油润润的米粉嗦起来特别过瘾。她算了一笔账,发现自己买菜做饭不仅费时费力,算下来比外卖还贵,关键是花样还没人家多。
这事传到网上后,评论区直接炸开了锅。有人吐槽自己买菜的钱够吃半个月外卖,有人说现在的餐馆太卷了,随便一家小店都能秒杀家常菜。最扎心的评论是:"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我家楼下卖煎饼的大爷手艺都比我妈好。"郑晓慧看到这条差点笑喷,转手就点了个外卖。
要说现在的餐饮行业确实厉害。随便走进一家小店,菜单上都能整出几十个花样。老板们为了揽客也是拼了,食材要新鲜的,分量要实在的,味道还要够地道。难怪年轻人宁愿多花几块钱也要下馆子,这性价比确实没得挑。郑晓慧现在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午饭时间,和同事们边吃边侃大山,比一个人对着饭盒发呆有意思多了。
饭点一到,写字楼下的餐馆准能看见郑晓慧的身影。她现在已经成了美食活地图,哪家的菜量足,哪家的口味正,她门儿清。有时候吃着吃着还会突发奇想:"要不我也开个餐馆算了?"不过这个念头通常在她看到厨房里忙碌的厨师后就打消了——还是当个快乐的吃货比较实在。
本文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,无任何不良引导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配资知识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